(1) Standard exposure:
-2 exposure: |
+2 exposure |
HDR processed photo:
(2)
-1 exposure |
standard exposure |
+1 exposure |
HDR processed photo:
Software: nEO iMAGIBG 光影魔术手 v3.1.2.102
大易网志
游历加勒比群岛的最好办法就是坐游轮了,我们这次的行程将包括其中的七个岛。前三站都是别国的属地,包括属于美国的波多黎各自治区,美属维尔京群岛中的圣托马斯,荷兰和法国共属的圣马丁。后四站都是独立的国家,有安提瓜,圣路西亚,格林纳达,和巴巴多斯。 其中波多黎各的圣胡安是游轮的起始站和终点站。 忘了说了,我们要坐的游轮是皇家加勒比公司属下精致游轮公司的精致尖峰号。这是艘本世纪初建成的九万吨级游轮,船员和乘客的总和在三千人左右,按一比二的原则,大概是一千名船员和两千名乘客。
近代的加勒比游轮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兴起的。当时因为美国推行禁酒法令,所以这种能带着游客到盛产朗姆酒的加勒比群岛大快朵颐是再受欢迎不过的一个娱乐项目了。当然,那时的游轮还是名副其实的豪华活动,不是一般老百姓可以企及的。但是好景不长,二次大战使得刚起步的游轮市场趋于停滞,直到战后的六十年代,加勒比地区的游轮市场才开始复苏。一直到上世纪末,万吨级的游轮载着上千名游客在加勒比海,地中海,波罗地海等地区的游乐项目才开始面向普通工薪阶层,成为大众的娱乐活动。
我们上船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着地图从船上的一楼到十二楼跑个遍,搞清楚哪里有吃的哪里有玩的。没去轮机舱和货舱,呵。听同事说,船员们自己吃和玩的地方也不差,可惜我们去不了。我们上船比较晚,应该是错过了救生演习,所以熟悉整个船的结构还是有帮助的。
因为大件的行李是由游轮公司统一负责运送上船了,有的要到晚饭后才会送到客舱的门口,所以,第一晚的正餐就没有着装的要求了,一般人家下了飞机穿着什么就直接穿着来吃晚餐了。我们在一路侦察的时候,不料被先上船的老唐他们反侦察到了。原来他们就坐在正餐厅入口的地方。后来知道了,去正餐厅千万别就两个人去,两个人的座位就在门口进去的地方,就象坐在过道里一样,一点劲都没有。幸好我们是不固定座位的,后面几天四个人坐一起还可以选好一点的位子。
虽然座位有分别,可是菜单还都是一样的。每天正餐厅的菜单都有两部分组成,一面是固定不变的菜式,另一面则是每天变化的。每一面里又都有开胃菜、色拉/汤、主菜、和甜点几类,每个类别下又都有三、五个可选,因为是全包了的,正常的每类选一个就行,特别馋的,多点几样也没关系。喝的嘛,可以喝凉水、果味饮料,也可以点现榨的果汁或是葡萄酒,当然后者是要另外付费的。除了这些,正餐前还会上面包和黄油,这是老外的主食;餐后收掉盘子后还会上茶或咖啡。象这样一顿全的,如果在岸上,没有百来刀勒是拿不下来的,所以游轮的一大亮点就是吃、尽情地吃,吃完不用埋单,抹抹嘴就走人。
[太可惜了, 过年前贴的加勒比游轮的幻灯片并不能在WordPress平台上播放. 虽然在线编辑器里能贴上从PicasaWeb来的编码, 但是一旦保存, 这些编码就自动变成了空白. 在享用了若干年来自Google的免费饕餮大餐之后, 忽然觉得网上众多的其它免费服务其实都是有限的. 在转换之前, 微软的Live Spaces还是蛮好用的, 尤其是他们推出Live编辑器之后, 虽然象iframe之类的肯定不能用之外, 贴些图片, 幻灯片, 甚至YouTube的视频都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微软整个的在线服务都不赚钱, 免费的博客服务平台迁移到WordPress之后, 很多兼容性的问题当然不在任何一方的商业考虑范围之内.]
下面的链接原来应该是一个插入式的幻灯片:
http://picasaweb.google.com/s/c/bin/slideshow.swf
象这样子的:
现在只能用一个静态的链接来代替了(点击弹出新窗口).
Celebrity Summit Cruising 2010 X’mas |
言归正转,我们这次去的几个小岛,前三个属于东加勒比,后四个属于南加勒比,所以出发前对照地图看,明明是东加勒比,为什么游轮公司把这次行程称为南加勒比呢?回来后补看了一本探索频道出版的加勒比游轮指南才知道了原因。
我们上船的地方是在美属波多黎各的圣胡安。因为我们订的机票需要从水牛城转机芝加哥再到圣胡安,所以路上基本上是大半天,到达圣胡安已经是下午快日落的时候了。从机场到游轮码头是有游轮公司组织接送的,同时也把游客的大件行李直接送到船上的客舱门口。在机场的到达大厅里可以看到各大游轮公司的工作人员。
到了码头就是登船大厅了,有海关、边境和游轮公司各司其职,其中游轮公司就是负责核实身份并且发给每位客人一张磁卡,用于上船、下船和船上消费记账之用。同时游轮公司的工作人员还告诉我们一个诀窍、介绍我们到大厅里的免税店去。为什么呢?因为游轮上所有餐厅和酒吧里的含酒精饮料和含碳酸饮料都是要收费的,不但价格不菲而且酒类还要自动加上15%的服务费。当然他们也网开一面,每个客舱在登船的时候都可以带入两瓶酒,而大多数游客不会千里迢迢的带酒过去,所以在登船大厅里就多出了这么一桩生意。我们不但在这里把要在船上享用的葡萄酒和POP都买了,还把下船后准备带回家的免税额度内的酒也一起买了,这里的酒大概比机场的免税店还要便宜一半左右。当然多出来的几瓶酒在上船的时候要上交给船方保管,直到下船前一晚才会送还到我们船舱里。
出了大厅,拎着我们的酒水七弯八绕、经过廊桥、栈桥,终于上船了。上船第一件事是拍照,就是让船方把磁卡和人对应起来,以后上下船的时候他们都能确认并且有记录;第二件事是交出多带的酒类;然后接过服务员送上的一杯香槟酒,我们就正式上船啦。
注:要自己带酒上船,一定记得在行李里带上开瓶的工具,否则这开瓶服务也要收费的哦。
上次应该是写到萨尔斯堡(萨尔茨堡)。大巴在萨尔斯堡城里的一个小广场边停了下来,这个广场其实就是个公车的终点站,四周是不高的楼房,中间有个花坛。导游带我们下车以后就直奔一座花园而去,圣诞节早晨的薄雾还没有散去,花园里冷冷清清的,树木花草都没有应有的绿色。指着远处山上的城堡(Festung Hohensalzburg),导游告诉我们,这个花园是住在山上的主教大人为他的情人而建的,因为他不能把情人带到山上的城堡去,就为她建设了一坐带有花园的住宅。
下面这段背景资料摘自维基:‘城市中央有一座总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为他的情人所建造的宫殿和花园,当时以这位情人的名字命名为“阿尔滕奥宫”,沃尔夫·迪特里希的继任者马尔库斯·西蒂库斯为了抹去这段不光彩的故事,将其改名为米拉贝尔宫(Schloss Mirabell),“米拉贝尔”是个意大利女名,意思是“惊人地美丽”。’
出了花园,我们就过桥去老城,穿过老城就可以到山上的城堡。凡是依山傍河而建的城市都透出一种富足和秀美,萨尔斯堡也是一样。站在桥上看河的两边,林立的楼房和偶尔高耸的教堂尖顶让人觉得这座奥地利最古老的城市即成熟又安详。过了桥,穿过两条小街,就来到城中的主要街道——Getreidegasse,著名的莫扎特故居就在这条街上。音乐可以说是萨尔斯堡的代名词,回来查了资料,不但莫扎特是出生和成长在这里,而且这里也是指挥家卡拉扬的故乡,连电影《音乐之声》的故事原型和拍摄地都在这座城市的附近。
但是和很多旅游点一样,有些东西却是硬装斧头柄的,譬如说这里不少小店都有卖莫扎特巧克力,除了包装上有个幅标准的莫扎特画像以外,实在是想不出这位音乐大师和巧克力有什么关系。
穿过小街,前面又是一个广场,广场的四周有几处临时的摊点,还有披红挂彩的马车。再往前就是本地最大的教堂了,记得那天的教堂里应该是有圣诞弥撒的,我们进去略微转了转就出来找上山的路。忘了那天直接上山的缆车有没有开,反正我们是一路步行上去的。路边也不乏有大大小小的旅游品商店,越往上走店越少,路也越滑,可能是因为这一面朝北照不到太阳的缘故。到了城堡的大门口,没啥游客,还是要买门票的,算了还是不看主教的堡垒了,趴在城墙上拍了几张照片后就走下来了。
从山上下来,有经过一个教堂进去看了看,这个比较小,人少一点,大概是上午的弥撒已经结束了吧;但是教堂很精致。再下去就又回到那条大街。今天的午餐又是要自己解决了,时间不是太多,我们就在路边找了家有外卖的餐厅,打包带了两个三明治,想想就冷,大冬天的怎么就吃上冰冷的三明治了呢?老外皮糙肉厚,对寒冷大概没那么敏感。不过我们在一家店门口确实看到了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穿了件薄薄的淡紫色外套,脸是青的,嘴唇是紫的,站在马路中间瑟瑟地发抖。别误会,她可不是二十一世纪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她的父母就在旁边和朋友们谈笑风生呢,这要么是他们的寒冷教育,要么是这女孩自找的,要风度不要温度,反正我看着都冷。
买了午餐,我们就又回到了集合的地点,上车继续奔向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
Hello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