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游杂记(十二)

        继续写我的欧游杂记。
        前面写到从维也纳出来,一路赶往纽伦堡。中间不记得吃过午饭,只是在天黑以后在一处休息站吃了点面包和浓汤。这个我是记得的,因为浓汤很咸、盘子很小。以后知道了,旅游途中经过超市,不单要买啤酒,而且要买点干粮和水。
100_1637cs

        当晚住在纽伦堡附近的某个宾馆,电梯很小,而且呈楔形,一次只能上两三个人。到了楼上倒也不觉得小,走廊楼梯都很宽敞的样子。宾馆除了街角的入口还有两边的侧翼,房间也很大,总之有点国内招待所的感觉。到了以后,接着找水找吃的,楼下大门左侧有一家餐馆,不过看上去太冷清,算了,大半夜的,直接去大堂旁边的酒吧要了一茶壶热水就上楼了。这天晚上洗洗就睡了没什么特别的,只记得第二天早上,新闻里说巴基斯坦的贝布托被刺了,报纸电视上全是,印象特别深刻。

        当天早上迷迷糊糊地上了大巴,头一站肯定是看纽伦堡的国际法庭。但是导游说了,人家德国人忌讳这个,里面其实没有什么博物馆之类的,就是一幢旧房子;再说德国人也认过错道过歉了,我们就在门口看看,拍些照片就算了,别大张旗鼓地吵吵。结果前后也就是说十来分钟的样子,我们就离开纽伦堡,朝法兰克福开去了。

        到了法兰克福,先去看了法兰克福交易所,和门口的大铜牛拍了照片,然后大巴停在市中心的某个广场(Paulsplatz)旁边。下车后导游带着我们到旁边的另一处广场看巴伐利亚的传统建筑(Römerberg),接着就解散了,大家各自转悠、找午饭吃。

        我们先找了处电话,试图联系嫁到这里的A,可惜人不在办公室,给她留了言我们就自己去玩了。先是看看教堂、博物馆,还去缅因河畔看了看,今天天不冷,就是有点细雨蒙蒙,法兰克福和一路上过来的其它欧洲城市有些不一样,主要是市中心有些现代高楼的缘故。转了半天,随便吃了点午饭就又重新集合上车了。

        今天接着写,才发觉这段游记里的事情都已经是七年多以前的事了。不过不妨碍我继续写。年纪渐渐大了以后,很多以前发生的事情都只能靠回忆想起一部分,很多细节都忘得差不多了。不少时候要靠照片来回忆,感谢数码技术和万能的智能手机,每次出游都可以带回一两千张照片。

        那天下午离开法兰克福之后,忘了路上的状况了,大概大家还是注意在车上播放的“五姨太”吧。我只是记得快到达海德堡的时候,大巴很艰难地在崎岖的小山路上七拐八拐,把我们送到了半山腰。这时候大概是下午三四点钟的样子,天色有点暗下来,到达一个城堡门口的时候还在怀疑他们是不是关门了。终于等人都到齐了我们还是进去了。

        这是一个在修缮中的古城堡,我们进了大门先穿过庭院,直接走到外面一个平台上,发现这地方挺漂亮的。居高临下,俯瞰下面的海德堡城,小城建在一条河边,河上面还有一座桥,布局和前几天到过的萨尔斯堡很象。

        天色暗下来之后,我们往回走,导游说城堡里面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酒桶。好不容易跑那么远,我们也不能免俗去看一看了。放这个大酒桶的建筑在城堡的一边,因为酒桶太大,所以专门有一幢房子来放,从下到上好象有两层楼的样子,不过到处都是灰扑扑的,不知道酒桶里面是什么样子,反正一般般。而外面有术士炼丹的地方和厨房倒是有些看头,老外的实验室和厨房看起来都差不多,有各种专用的器皿和工具。不过这地方虽然收过门票了,上厕所还是要另外给钱的。大概是为了修缮维护之用吧,因为这城堡有一多半的地方都罩着脚手架在维修。

        出了城堡之后我们步行下山,逛小镇,吃牛扒。再集合坐车去酒店,我对酒店没有什么印象了,只是记得房间和卫生间都很大。这一站应该是这次巴士团的最后一夜了。

欧游杂记(十一)

离开了维也纳的闹市区,我们还要去看一看夏宫——香布伦宫(Schloss Schönbrunn)。欧洲的城都很小,维也那也不例外,没用多少时间就从市中心到了所谓的夏宫。这夏宫占地很大,外面有围墙和大门,昨天晚上的音乐会好象就是在它侧面的一幢建筑里举行的。香布伦宫门口没有收门票的,进了大门是一个很大的广场,广场尽头的中央有一个三层楼高的圣诞树。广场四周也摆满了用铁皮房子做的摊位,有卖纪念品,小吃和热红酒的,看来这整个德语区的圣诞习俗还是差不多的。广场的那头是一座很大很宽的赭色建筑,就是大名鼎鼎的香布伦宫了。

我们从左边的小道绕着走,这是一条两边都是树林的车马道,中间还经过了一个摆了雕塑的喷水池。可惜因为天气太冷,水池的大部分都结冰了。看着站在水当中沾着冰柱、而且还是光着身子的雕塑天使人物,还有蹼在水里的鸳鸯,不由地替她们打了个寒颤。

100_1606

绕到宫殿的后面,就是一个硕大的花园了。这里有不少花草还显着绿色,想必夏天的时候一定是非常漂亮的(回来后搜了别人照的照片,确实如此)。跨过比足球场还要大的花园,那里又是一组海神的雕塑。从这里拾级上山,上面又有一幢中文译作凯旋门(Gloriette)的罗马式门廊建筑,中间现在是一间茶室。在这里可以俯瞰花园和香布伦宫,更有远处城市的景色。这幢后山坡上的建筑的(下面略去若干字,倒不是内容问题,而是从本篇开篇已经快三年了,上面几个字大概是在快两年前写的,实在不知道怎么续上这半句话。)

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地方,除了宫殿、喷泉和花园,另外一个印象深刻的是门廊两边的雕塑,都是大件的盔甲武器,堆叠在一起的样子,后来在欧洲各地也看到过类似的雕塑,大概有解甲归田的意思吧。

再次穿过花园,回到宫殿主建筑,里面一边是排队上厕所的,另一边是排队进去参观皇宫的。我们一看表,还有半个多小时集合,于是决定买票进去走一圈,因为下次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忘了那时候有没有拿语音导游,反正就是一间一间地走,有皇帝和皇后的寝室、书房,各种会客厅、餐厅等等几十间。总的感觉还是灰扑扑的,不但是因为房间里灯光的关系,而且所有的织物,包括靠垫、窗帘等都显得很旧,不是很干净悦目的感觉。一圈跑下来也差不多半个小时,我们还是从大门出去,到集合的大巴旁边,看到很多团友围着小摊在买土豆饼。大概是给惹烦了,等轮到我们的时候,摊主说这拨卖完了,下拨要等。我们只能悻悻地回到车上。

这时已经是下午了吧,团友们也纷纷上了车,然后就是等,左等右等只有坐在右边第一排的那对南非来的上海夫妇没有回来。一开始还想下车去看看土豆饼还有得卖没有,越往后就越不敢下车,生怕人家回来又等我们。可是这一等就是三刻钟,原来那两人在皇宫后面的茶室吃午饭了,让一车子的人饿着肚子等。没有办法,那时候通讯不如现在这么发达,坐大巴旅游就是有这缺点。等车子开了,区导责备两人,让他们呆会儿给大家买糖吃。我已经忘了那天的午饭怎么解决的,大概是在中间停车的时候随便买了点吧。到天黑以后好像还在赶路。到吃晚饭的时候,也是在一个休息站一样的地方吃了些汤和面包片这样子。那天晚上应该是住在纽伦堡的郊外的一个酒店的。

(具体顺序有待考证:维也纳-纽伦堡-法兰克福-海德堡-梅斯-巴黎)

中欧散记(后记)

        中欧之旅已经过去快五个月了,总算把大部分的内容都写了下来。以前的几次旅游都试图要写下来(欧游杂记—法德奥2007、加勒比海游轮2010等等),可是都没有全部完成,这是第一次从头至尾都写到了。有点象流水帐,而且越写就越觉得不会写,有时候越写句子越短、词越用越少,望着屏幕上贫乏的文字,搜肠刮肚想写出点色彩来,可是总没有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于是就只能安慰自己,写下的这些,就是为了自己年纪大了不记事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回忆一番。文字总比照片更具有描述性,而且是流动的,有前因后果,有自己的感受在里面。这是第一版,以后有机会再添加更多的照片,也可能加上详细的地图。

        在旅途即将结束的时候,在布达佩斯机场等飞机、上网,居然在微博上看到老同学发出的一张很多很多年前的集体照,是那年春天我们在长兴岛,……。回来后,在老同学和新朋友的鼓励下,终于断断续续地把“中欧散记”写完了。V1.0简版包括序、15篇游记、后记和5篇宾馆点评作为附录,原创于woodaway.wordpress.com和TripAdvisor,同步到新浪博客和新浪微博。接下来,先把未完成的游记完成了,再写写今年七月的波罗的海游轮。

        敬请期待。

中欧散记(十五)

这个应该是中欧游记的最后一篇了,断断续续、啰啰嗦嗦写到了第十五篇,怪不得前几天有朋友问我们究竟去了几天,其实前后一共就十天,时间很短,想不赶路都不行。

昨天下了半天雨,今天早上又得重上城堡山,去看建在南边的老皇宫。很多人都在山下的隧道口旁边等着坐缆车上山,今天天气很好,我们还是沿着昨天下午走过的路步行,实际上也用不了几分钟就到了山上。

山上这一边的建筑有好几个部分组成。主要有以前的皇室的住所,就是和布拉格的总统府差不多的四方形的楼房,中间有个庭院的那种。旁边还有些小型的博物馆,再外面有一片地正在整修,好象也是把地基全部挖开的那个样子,和我们第二天在Gyor看到的很象,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在上面重造原来的建筑。欧洲不少地方都喜欢把旧建筑上有历史的地基部分保留下来,和新的建筑整合在一起。巴黎的卢浮宫有一个角落就是这样,还有后来我们去的斯德哥尔摩的皇宫下面也有一个地方展示原有城墙的样子。

再往南一点就是旅游书上经常能看到的屹立在城堡山上的那个有穹顶的建筑群,现在是国家美术馆、图书馆和历史博物馆。今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所以这里的节日气氛比较浓厚,庭院里都搭了一排排的小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就是我们昨天看到的西方“庙会”。因为我们今天还要去佩斯那边看看,所以就没有去参观博物馆,直接从另外一边,经过一个象卫城一样的地方,从原来的车马道下山了。

回到人们排队坐缆车的地方,马路对面就是链子桥了。今天风大,过桥的时候根本就没办法给自己拍照,只能给镇守大桥的石狮子拍了几张照片。这座桥建于十九世纪中叶,是布达佩斯城内在多瑙河上的第一座永久性的大桥,它本身不仅在工程上,而且在艺术上也是当时的顶点之作。链子桥之于中欧乃至欧洲,就象布鲁克林大桥之于纽约,外白渡桥之于上海一样。

过了桥就到了佩斯,再往前走就到了城东最大的教堂——圣史蒂芬大教堂,是为了纪念匈牙利的第一位国王史蒂芬,当地语言称作伊什特万,所以也叫圣伊什特万大教堂。这并不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完成于上世纪初,属于新古典主义设计,和布达佩斯的其它几处名胜一样,是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的匈牙利繁荣的象征。其实奥匈帝国这半个世纪的繁荣,部分应该归功于当初促成奥匈联合的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和皇后茜茜公主。

从大教堂出来,转个弯就到了著名的安德拉什大街(Andrássy út),这是一条象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一样漂亮宽阔的林荫大道,从圣史蒂芬大教堂南面的那个路口一直延伸到英雄广场和城市公园。两边都是差不多高度,式样大同小异的新文艺复兴宫殿和大楼。大街的下面是欧洲大陆第一条地铁线,早于法国巴黎,可见当时布达佩斯的繁荣程度。

这次出游,我们没有打算坐公共交通,所以今天就基本靠走了。因为还是早春时节,行道树都还没有长出叶子,明媚的春光就直接照到路上,城里风也没那么大,暖洋洋的,正合适在林荫大道上漫步。路上引起我们注意的有几个地方,第一是音乐厅,门口有李斯特和其他匈牙利著名音乐家的雕像,第二是大道尽头的英雄广场,第三是恐怖制度博物馆(Terror Háza)。这个博物馆位于安德拉什大街60号,它包含有关20世纪匈牙利的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独裁政权的展品,也是这些制度的受害者纪念馆,包括在这座建筑物内被拘留,审问,酷刑或遇难者,博物馆于2002年2月24日开幕。这个博物馆让人感到震撼的有几个地方,第一是位于屋檐上巨大的代表法西斯主义的十字箭头和代表共产主义的五角星和TERROR字样,第二是树在门口人行道旁用铁链做成的铁幕,第三是嵌在博物馆外墙上的受难者们的照片,第四是在展厅里的一具真实大小的坦克,象征着制度的高压和武力。

走到大道的尽头,前面一下子宽阔起来,马路的对面左右分别是美术博物馆和艺术宫,广场中央的一群青铜雕像护卫着天使柱,远处两段拱型的回廊里有十二座匈牙利各时期的英雄雕像,回廊的上方还有四组天使的群雕。天使柱下面的这群雕像很有意思,他们是骑在战马上的七个古代匈牙利部落的的领袖。其中的几位,尤其是最前面的,无论从相貌还是衣饰,怎么看都象中国的戏剧绘画里描述的匈奴人的形象。大概他们中间真的有被蒙古人赶到多瑙河边的匈奴部落吧。

太阳有点偏西了,风也大了起来,于是我们离开英雄广场往回走,走到一半又沿着Teréz körút往西。这条路两边一商店为主,今天是节日,大部分都不开门。路过火车站的时候进去看了看,比较旧一点,也没有什么人。倒是旁边的一家麦当劳相当有气势,在一个小型体育馆大小的独立建筑里,错层设计,两面都是落地大窗。

再往前到玛格丽特桥堍向左就是议会大厦,虽然我们没有参观的计划,但是有一点还是需要注意的。议会大厦的参观入口不在这一边,而且大厦面朝多瑙河门口的人行道是不开放的。所以我们直接走到河边,这里风比较大。经过议会大门的时候,发现河边的人行道上有好多鞋子放在那里。走近了才发现这些都是铁制的雕塑,看介绍才知道这是纪念二战期间在匈牙利被纳粹杀害的几十万犹太人,其中就有被枪杀后推入多瑙河的。另外一个我们错过的的是议会大厦附近的纳吉的塑像。在匈牙利事件中,当时的总理纳吉·伊姆雷和其他领导人被苏联军队以反革命罪处决,一直到八十年代末才得以平反昭雪。

历史总是沉重的,但是这里的人民以各种形式记录了历史,让历史不再重演。

过桥回到布达,在河边拍下了夕阳中的议会大厦和链子桥。我们的中欧之行就基本告一段落了。第二天一早开车回到机场,还了租的小车,还是坐荷兰航空公司的飞机,经阿姆斯特丹回多伦多。

中欧散记(十四)

从这次旅行经过的这些城市中我们发现,那些有历史的城镇,都有一条河流贯穿其中。布达佩斯也是如此,多瑙河穿城而过,一面是布达老城,另一面是佩斯新区。另外一个发现是,所有这些城镇里,都有一个城堡。大到布拉格、布达佩斯都有一个政教合一的城堡山,小到卢布尔雅娜、CK,都有一个城堡建在高处,一来显示其威严,二来易守难攻,是保护统治者的天然屏障。以前见到的萨尔斯堡、海德堡等地都是如此。除此之外,中欧的这些城镇,到处都可以见到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教堂。一条河、一座城堡和无数的教堂可以说是中欧城镇的一大特点。

我们这次住的地方在多瑙河的布达这边,隔一条小街,背靠城堡山。后面三天的早餐都是在宾馆解决的,餐厅就在楼下前台的对面,大约有两个门面宽的地方,后一半是厨房。回来查资料,发现这家宾馆还附属一个正式的餐厅和会议厅,另外有一部分更廉价房间,大概是面向庭院的吧。很多东西还真不能只看表面的。当然,这里的早餐也是非常好的,应有尽有,而且后面一天大概是复活节的礼拜天吧,每个人的早餐桌上还有一块彩色包装的兔子巧克力和画有复活节彩蛋的餐巾纸。

今天是一路上最轻松的一天,早上睡到自然醒,吃了早饭,在窗前看看多瑙河对岸的美景,睡个回笼觉,然后出发再上渔夫堡。今天的渔夫堡就多了不少游人,可我们还是去了昨天晚上照相的地方拍了几张。接着想去教堂看看,不料人家有特别的活动,外人免进。还好啦,听说有一年的一级方程车赛期间,组织者把整个山头都包了下来,一般的游客要是在那段时间不远万里而来,只能望山兴叹了。

离开Mátyás教堂继续往北走,旁边的希尔顿宾馆还保留了一面很古旧的教堂的山墙。再往前就慢慢的向山下走了,昨晚查到这面的山下有一个mall和超市,可以去补充一些给养。下山的路渐渐地就没有了旅游景点的特征,而更多地象是平常老百姓过日子的样子。因为是复活节的周末,两边的小店和办公楼都打烊了,公寓的大门都紧闭着,路上也没有什么人,时不时还有点下雨的样子。到了山下,经过一条大马路,对面就是那个商场。商场里非常热闹,虽然已经是下午了,可是连卖咖啡的地方都还是排满了人。我们吃了午饭、喝了咖啡,出来再往东,去超市转了转。忘了为什么要去超市了,反正这个不是最近的,其实在宾馆后面那条小路一直往北就有个更大的超市,门口还有一家披萨店呢。

那天下午虽然天不是很好,和昨天上午一样春雨绵绵,可我们还是想在找个地方逛逛。于是拿了伞先去链子桥看了看,再一起撑伞上山,不料雨越下越大,到了山顶,原本热闹的“庙会”,已经人去摊空。本来要收门票的地方也让随便进去了,我们瞎转了一会儿,就到那个绿色的缆车亭子里避雨了。和卢布尔雅娜相似,布达佩斯的城堡山也是有缆车可以直接上去的,不过这里的缆车要更加古典一些,木制外壳的缆车从山下隧道入口边直接到达山上巨大的鸟笼式的亭子里。虽然外面下着大雨,可是人们还是络绎不绝地坐着缆车上来,和我们一样,望望窗外雨中的老皇宫,读一读缆车的介绍,悻悻地原路返回。

天色将晚,我们下山找食。因为是周末、又下着大雨,我们只有在宾馆附近找了,很多饭店都早早打烊了,只有后面小街上的一家韩国料理还开着。奇怪里面的店员都是西人,不过还好有一桌小留和一家象是来旅游的东亚人,让我们放心了许多,上来的菜式都还算正宗。回宾馆查天气预报,明天是个好天,我们得把落下的大部分景点好好地扫一遍。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