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勒比群岛游轮记之五

上次写到圣马丁,下一站是安提瓜的圣约翰。安提瓜是从英联邦独立出来的国家安提瓜和巴布达的最大岛屿,首都就是圣约翰。一大早,从游轮靠岸时我们就看到了这个渔村般的小城,从岸边的房屋和停泊的船只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很发达的地方。我们的游轮和另一艘游轮停靠在为游轮专门辟出的码头上,出了码头就是参差的小店,看上去就是招揽游客生意的旅游品商店,还有一艘旧式的帆船,大概也是提供游览服务的。走出右手边的这个区域,我们来到正对码头的大街,两边也多为售卖各色衣服和旅游纪念品的商店,还有几家加拿大人眼熟能详的BNS和RBC等银行。虽然大街上人头攒动,但总的感觉还没有第一站空空的圣托马斯的大街那样整洁。

循着旅游手册的指示,我们找到了附近的一个教堂。这个应该是岛上最大的教堂,整个教堂建筑在一个高地上,两个漂亮的钟楼在船上都可以看到。可能是因为疏于维护,走近了看就有点寒酸。但看到有工人正在忙于修缮,应该在不久会再向公众开放的。

朝码头方向七转八转,我们来到该国的博物馆前。这是个颇有殖民时期风格的两层楼建筑,一层有门廊,楼前还有围墙和浅浅的庭院。整幢楼大约和一个街道的图书馆那么大吧,一楼是博物馆,二楼另作它用。记得进门是要买票的,管理员就坐在正对大门的办公桌后面,桌上有台17还是19寸的特丽珑的显示器,地上放着一台586时代的台式电脑,应该是没有开,只是做做样子而已。买票的时候环顾四周,其实已经看到了博物馆的绝大部分。绕展厅一圈,基本上是对该国的自然和历史的介绍。中间有老师带了一群学生进来,看上去老师和学生都是珠圆玉润很健康的样子。相比从非洲被贩卖过来的上几代人,他们已经是非常幸福的了。

转了一圈还不过瘾,看到角落里有一扇小门通到上面的阁楼,还有人进出,我们就问能不能看看,然后蹑手蹑脚地跟了上去。阁楼不大,也有点矮,却有好几个青年人在那里工作,有的在很新式的手提电脑前输入文章,还有的在那里讨论着些什么,窗台前的桌上还放着一个什么动物的头骨骨架,上面的学术气氛比下面浓多了。

出了博物馆,我们继续往码头走去,顺便看了路边的一个两层楼的集市,还有一个赌场。靠近码头大门的地方,街道忽然就宽阔了许多,两边都是酒吧、餐馆,应该也是做游客生意的。门口还有一两个十几岁的小孩在卖花生米,一把花生米装在保鲜袋里好象要卖两三个刀勒的样子。

这天因为天气不是太好,除了早上看到一眼太阳,其余的时间都是阴阴的,中间还有过要下雨的样子,所以我们就基本上没想着去什么特别的景点,就这么逛了一圈就回到船上吃午饭去了。等到游轮离港的时候,太阳又出来了,那时候我们正在船尾喝着啤酒聊着天,等着旁边的挪威之光号游轮先掉头出港。

 

意大利十日谈

吾友Lavender999写的意大利游记,每次拜读,都如再次身临其境,现共享全部链接如下:

㈠: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38026/201010/9527.html
㈡: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38026/201010/32761.html
㈢: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38026/201012/33920.html
㈣: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38026/201101/2128.html
㈤: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38026/201107/24227.html
㈥: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38026/201108/10547.html
㈦: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38026/201108/13579.html
㈧: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38026/201108/16605.html
㈨: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38026/201108/18594.html
㈩: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38026/201108/25828.html

南加勒比群岛游轮记之四

此次游轮的第二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一方面,它是加勒比群岛里唯一一个由法国和荷兰分治的岛屿,另一方面,这岛上有个沙滩就在飞机场的尽头,不同的风向时,人们可以站在沙滩上看飞机的起飞、降落,甚至会被飞机的喷气吹起。这就是在加勒比群岛东北部的圣马丁(法语: Saint-Martin; 荷兰语: Sint Maarten)。

这天我们特地把早餐叫到了房间里。等服务员走后,又把盘子都搬到阳台的桌上。结果吃到一半,发觉完全不是想象的那回事,炙热的太阳都晒到屁股上了。算了,还是搬进去把早饭吃完吧。以后几天就再也没有叫早餐,都是自己乖乖地去餐厅吃。

吃了早饭,整装完毕,我们带上相机又去上面的甲板逛了一圈。很显然,在白天这么大的太阳下面,很少有人呆在船上,除了边边角角有个别人躺在那里晒肉干以外,船上几乎看不到多少人,看来我们也应该下船了。这个码头比昨天的还要整洁干净一点,走出去又是一堆免税店啊什么的,我们就在那里使劲找去马侯沙滩(Maho Beach)的车,终于找到一个VAN,好象还挺贵的,15还是25刀,虽然这里应该是欧元区,不过他们都收美元,结果别说还真是一分价钱一分货,路上用了快一个小时。大路、小路、堵车、绕道、上山、下山,最后绕机场大半周,我们终于到了仰慕已久的马侯沙滩。

车子停在沙滩和机场间的那条小路的尽头,往前是一个度假村的样子。在沙滩边上还有一个露天的酒吧,旁边竖着一块冲浪板,上面写着当天的航班和时间。沙滩上人不算太多,都懒懒地躺在那里等飞机呢。看看时间表,好象下一班飞机还有个把小时,我们还是四处转转吧。于是就先去了度假村,这里的接待中心还算比较正气,一层半的小楼,有个和气的小姐坐在那里,也不主动搭理我们,楼上好象还有个老板。我们在那里坐坐也没人管,还有干净的洗手间。呣,很象售楼处的样子。四周的房子却都还是半完工的状态,未完成的那些有点象烂尾楼,但又都是平房,除了水泥的部分看上去蛮新的以外,整个有点破破的感觉,虽然还能看到个别工人拎着个塑料桶在那里懒懒地干着点什么。往海边走,在一个未完工的庭院里居然有一个装满水的游泳池,还有三四个老外在那里泡澡。唉,希望他们不是买了这里的房子给套牢的。

这个度假村没有可以直接去沙滩的,四周是矮矮的围墙,还有一些小的建筑。在靠近马侯沙滩的那边,忽然间我们看到一架飞机正在飞过来,看上去就是要在这个机场降落的,这个和我们在沙滩旁的告示牌上看到的不一样。等它飞近了,发现这架飞机比较小,大概那边写的都是大飞机的起落时间吧。于是我们又回到沙滩,飞机的大小并不是太重要,有小飞机看也是蛮有趣的事情。记得小时候住在乡下的一个军用机场的边上,能隔的几百米看战斗机的起降已经是很令人激动的事了。在马侯沙滩,降落的飞机一般就在头顶十来米的地方,连起落架上的螺丝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我们回到沙滩那边。这片沙滩不大,从这头到那头最多也就两三百米的样子,也不算宽,从马路到海里还有个不大不小的坡度。除了在酒吧里喝酒的,沙滩上大概有百来人的样子,几乎所有人都是来看飞机的,所以没有人很淡定地晒太阳或者看书啊什么的。有些人朝着海边望着远远的天边,另外一些人则仔细地观察机场停机坪上各架飞机的动向。

当远远地看到天边有个黑点出现的时候,人们就开始兴奋起来,有的开始占据有利地形,有的则摆开了摄影摄像装备。后来我才发现,最佳的拍摄位置并不在跑道的中央,而是在沙滩靠近酒吧的那一边,这样既能看到飞机的降落而且又是顺光,如果站在中央的位置上,到飞机飞近的时候,只能拍到一个侧逆光的前脸,动作快的话还能抬头拍到机腹,等你迅速回头的时候,飞机可能已经在跑道上着陆了。到这里来玩,至少要留一半的机会给自己看,而不是盯着拍照。飞机起降的轰鸣和喷气吹起的风沙都是照相机拍不出来的。我们在沙滩上逗留的个把小时里,看到了两架中型客机的降落,还有一架的起飞。这架飞机一开始从候机楼的另一头滑入跑道,等了一会儿,慢慢地动了起来,我们以为它就要起飞了,就用相机对着准备拍起飞的样子,可是它慢慢地又滑到了跑道的这一头,掉了个头,机尾冲着沙滩。看来它是要从这头起飞了,刚想到这一点,就感觉到巨大的气流夹着沙子飞了过来,我赶紧转过身,把相机放在胸前,背对着飞机跪在沙滩上,沙子还是象雨点一样打在背上。这股冲击力大约持续了一分钟左右,随着飞机轰鸣声的远去,我们终于可以回头看着这架飞机慢慢地起飞、爬过那头的山坡,离开圣马丁岛。

看了一会儿,不算过瘾,但也知道了怎么回事,于是收拾家伙准备回去。我们还是在下车的地方找回去的车,这次好象还便宜一点,也是也别人一起拼车,用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回到码头边的免税店。我们在那里稍微逛了一下、买了点东西,就朝游轮的方向走去,半道了还被从另外一个沙滩回来的老唐他们抓到了,于是一起上船,吃下午餐。

南加勒比群岛游轮记之三


        走到岸边,隔着海湾,对面就是我们的游轮,禁不住拍了几张照片。走回到下车的地方,在集市的旁边是一座堡垒、然后是一幢政府大楼,马路的另一边是总督府。我们一行对这些似乎都没什么兴趣,况且总督府好象在修,于是我们继续往前走。因为过了总督府,沿着岸边好象有一条小路可以回到码头,所以我们就不再想坐车了,太阳已经偏西,何不在这微风习习的海边慢慢地走回去?一路上还有游艇码头,还有另一拨名牌店。我们就这样走走停停回到游轮停靠的地方。

        这时候离开船还早着哪,一来圣托马斯也实在没啥好看的,二来今天是第一天上岸,还是保险一点比较好。船边的饮料站还在,喝口水、擦擦汗,再排队登记上船。和下船的时候一样,上船要刷卡,这样船方就知道谁已经上船了。从上船的底舱往上,我们各自回房整理以后又去餐厅吃午餐,在同一个地方,菜式稍微多一点,也是自助形式的。好象后面的几天里,每天的午餐都是差不多下午稍晚的时候去吃,每次拿的食品也都差不多。毕竟午餐不是重头戏,上班的时候老外也就吃个蕃茄,一两片面包也就打发了。午餐也不能吃得太饱,因为下面还要在船上继续活动。今天是第一天,我们看中了游泳池。

        餐厅后面的甲板上有一个小的游泳池、一个给娃娃们嬉水的浅池,还有四个小的按摩池,周围还摆放了好几圈躺椅,有的可以晒到太阳,有的则放在阴处。我们带了防水相机,占了池边的几个位子,就下水了。泳池小,可水挺深的,最浅的地方大概有一米三,最深的一边应该超两米了。啊,呸,这水还是咸的,怎么船上还搞这种噱头,泳池里放海水?不管了,玩了再说。这里四个角上的按摩池经常是暴满,老外都喜欢腆着白花花的肉在那里煮肉汤,相反游泳池里到只有三五个人,中间有一半还是半大的小孩。

        在泳池里耍了半天,感觉到船好象动了一下,跑到舷旁一看,船真的开始离岸了,好象没有人晚到。在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我们的游轮离开了圣托马斯,向下一站圣马丁慢慢地驶去。

南加勒比群岛游轮记之二

        周末在家里听Tina Fey的新书《Bossypants》,其中说到她在百慕大的游轮上度蜜月的事,让我想起了几个月前,我们和几个朋友一起坐游轮的事……还有游记没写完呢。不过,在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回程中她们的船上发生了火警,乘员和游客都将要登上救生艇的故事里透露的两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㈠ 游轮遭遇紧急情况,在广播里向乘客呼叫bravo bravo bravo bravo四次是最高等级,也就是船马上要沉了,大家赶紧逃命吧。Tina Fey她们听到的是三声bravo,也就是相当紧急,不过还没到要沉的地步。当然,当火势被控制后,她们的船还是掉头回到了百慕大,然后坐飞机回家的。类似的事好象去年秋天在加州到墨西哥沿岸也发生过。
        ㈡ 游轮上负责安排疏散游客上救生艇的并不是真正的船员(穿制服的那种),而是船上普通的服务员和演员。因为船员都有自己规定的岗位,尤其是遭遇危急事件的时候,船员必须各司其职来保证船本身的运行。游客的疏散就交给游轮上的其他人员了,有可能是昨天带大家跳舞的小姑娘。而且,每艘救生艇上都有一把枪,游轮公司的一位职员将是救生艇的指挥官(Captain),并且拥有这把枪来维持秩序。根据海事法,救生艇下水后,如果有人不接受管理,指挥官有权进行处置。
呵呵,开卷有益啊。

        接着写。上篇写到船上的第一顿晚餐。餐后又去转了一圈再回到自己的房间,我们的行李总算送到了,可是都放在隔壁房间的门口,我们就毫不客气地自己去搬了回来。坐游轮就有这样一个好处,每天都能到一个新的地方,而你都不用每天来回折腾行李,我们笃悠悠地把自己的衣物都挂好、叠好、放好,这一放就是六天,就象在自己家里一样。然后,再把阳台上的灯打开。因为今天是第一天,所以房间里除了每天都有的点心和水果以外还有一瓶香槟酒,我们就坐在阳台上享受着暖暖的海风、涛声还有从冰桶里拿出来的香槟酒,还煞有介事地转来转去拍了一段录像,结果发现除了漆黑的海以外也没啥好拍的,除了很远的地方隐约有些灯光,应该就是附近的岛屿了。

St Thomas, USVI

        第二天一早,我们在圣托马斯靠岸了,其实早上时候我们已经差不多都醒了,反正外面挺吵吵的。船靠岸的时候广播里要宣布今天是几点到几点靠岸,什么时候离岸的时间等等。等船静止不动以后,就开始传来装卸货的声音。在舱外的阳台向外望,只见近处码头出口的外面都是红屋顶的平房,远一点就是大一点象仓库那样的建筑。再远一点就是山了,好象有缆车可以上去的。每天早上醒来都会到一个新的地方还是蛮有趣的。

        洗漱完毕以后,我们就上去十楼吃早中饭。十楼的餐厅是自助的,所谓24小时全天开放,其实到了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也只是不定时地在一个窗口放些皮萨饼之类的,远没有象白天那样热闹。当然,饮料还是一直有的。除了圣诞节那天,其余天天早餐都去哪儿吃,每天吃些什么都不记得了,算下来也就是西式早餐的那几类东西,没觉得有什么特别馋人的。吃了早饭,回房稍事休息,就准备和老唐他们一起下船。

        上船扫卡,下船也要扫卡,这样船方就知道哪些人已经上船,哪些人还没有回来。下了船我们才知道自己差不多是最晚一批下船出去玩的,因为已经有不少人陆陆续续在上船了。这游轮公司想得还是很周到的,在他们排队上船的地方,特地放了个服务台,给大家送上冰镇的毛巾和果味饮料。我们走到码头的出口处,有一辆观光车在那里拉生意,说是观光车,其实是福特皮卡改装的有蓬没门的车,大概有三四排,每排可以坐两三个人。起先我们还以为上车要等人齐了才走,没想到我们四个一坐下司机就开车了。

        车子出了沿码头的小区,就上了公路,相比寒冷的多伦多,这里的空气温暖湿润,路两边树木茂盛,右边的山坡上也都是绿色的。公路旁时而有些小型的建筑,有的是商店、有的是住家,看不出是很富裕的地方,和马来西亚的槟城或夏威夷郊外的景色有些相似。大概五分钟左右,车子就在一个市场旁边停下了,司机说到了,如果回程要车的话,可以在同样的地方等。于是我们就付钱下车了。这是在海湾边上的一个小型的广场,里面搭了大大小小的售货棚,多数是售卖一些有当地特色的衣服、包袋、装饰品之类的。因为临近圣诞节,旁边的一个消防队正准备搞一些慈善方面的活动。

        旅游手册上说广场四周是有不少历史遗迹的,从那儿上山,步行若干台阶还有另外一个史迹,因为天热的缘故,而且阳光也咄咄逼人,我们就绕到后面的一条小街,想看看这里的main street是什么样子的。在美属维尔京群岛St Thomas上的这个小镇叫Charlotte Amalie,大概整个群岛这里应该是最热闹的。可惜,今天是星期天,放大假,主街上的店铺全部打烊,马路上行人稀少。啊呀,人少也好,免得摩肩接踵,多了份惬意。听说这里的店铺大多是卖珠宝和奢侈品的,打烊不是挺好的,免得身边的钱包心惊肉跳的,我们就只需要慢慢地逛、慢慢地看,想拍照随时可以拍,不用让别人、也不用打招呼。先前广场边上的楼房有些殖民特色,到了主街上就又是一个样子,街两旁店铺的外墙都是不同颜色的,而且都有厚重的木门,门上又是漆了另外的颜色,整个街道的每一段都有些不同。大概到了台风季节,这里的门窗都需要有结实的遮挡吧。

        看累了,我们就折向去海边的叉道,旁边的小街看上去就有些衰败,还有几幢被废弃的房子。到了海边,是一条很宽阔的大路,路这边还有些名牌店,当然也都打烊了,路那边有很宽的行人道,在海湾的对面,我们的游轮就停在那边。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