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游杂记(十一)

离开了维也纳的闹市区,我们还要去看一看夏宫——香布伦宫(Schloss Schönbrunn)。欧洲的城都很小,维也那也不例外,没用多少时间就从市中心到了所谓的夏宫。这夏宫占地很大,外面有围墙和大门,昨天晚上的音乐会好象就是在它侧面的一幢建筑里举行的。香布伦宫门口没有收门票的,进了大门是一个很大的广场,广场尽头的中央有一个三层楼高的圣诞树。广场四周也摆满了用铁皮房子做的摊位,有卖纪念品,小吃和热红酒的,看来这整个德语区的圣诞习俗还是差不多的。广场的那头是一座很大很宽的赭色建筑,就是大名鼎鼎的香布伦宫了。

我们从左边的小道绕着走,这是一条两边都是树林的车马道,中间还经过了一个摆了雕塑的喷水池。可惜因为天气太冷,水池的大部分都结冰了。看着站在水当中沾着冰柱、而且还是光着身子的雕塑天使人物,还有蹼在水里的鸳鸯,不由地替她们打了个寒颤。

100_1606

绕到宫殿的后面,就是一个硕大的花园了。这里有不少花草还显着绿色,想必夏天的时候一定是非常漂亮的(回来后搜了别人照的照片,确实如此)。跨过比足球场还要大的花园,那里又是一组海神的雕塑。从这里拾级上山,上面又有一幢中文译作凯旋门(Gloriette)的罗马式门廊建筑,中间现在是一间茶室。在这里可以俯瞰花园和香布伦宫,更有远处城市的景色。这幢后山坡上的建筑的(下面略去若干字,倒不是内容问题,而是从本篇开篇已经快三年了,上面几个字大概是在快两年前写的,实在不知道怎么续上这半句话。)

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地方,除了宫殿、喷泉和花园,另外一个印象深刻的是门廊两边的雕塑,都是大件的盔甲武器,堆叠在一起的样子,后来在欧洲各地也看到过类似的雕塑,大概有解甲归田的意思吧。

再次穿过花园,回到宫殿主建筑,里面一边是排队上厕所的,另一边是排队进去参观皇宫的。我们一看表,还有半个多小时集合,于是决定买票进去走一圈,因为下次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忘了那时候有没有拿语音导游,反正就是一间一间地走,有皇帝和皇后的寝室、书房,各种会客厅、餐厅等等几十间。总的感觉还是灰扑扑的,不但是因为房间里灯光的关系,而且所有的织物,包括靠垫、窗帘等都显得很旧,不是很干净悦目的感觉。一圈跑下来也差不多半个小时,我们还是从大门出去,到集合的大巴旁边,看到很多团友围着小摊在买土豆饼。大概是给惹烦了,等轮到我们的时候,摊主说这拨卖完了,下拨要等。我们只能悻悻地回到车上。

这时已经是下午了吧,团友们也纷纷上了车,然后就是等,左等右等只有坐在右边第一排的那对南非来的上海夫妇没有回来。一开始还想下车去看看土豆饼还有得卖没有,越往后就越不敢下车,生怕人家回来又等我们。可是这一等就是三刻钟,原来那两人在皇宫后面的茶室吃午饭了,让一车子的人饿着肚子等。没有办法,那时候通讯不如现在这么发达,坐大巴旅游就是有这缺点。等车子开了,区导责备两人,让他们呆会儿给大家买糖吃。我已经忘了那天的午饭怎么解决的,大概是在中间停车的时候随便买了点吧。到天黑以后好像还在赶路。到吃晚饭的时候,也是在一个休息站一样的地方吃了些汤和面包片这样子。那天晚上应该是住在纽伦堡的郊外的一个酒店的。

(具体顺序有待考证:维也纳-纽伦堡-法兰克福-海德堡-梅斯-巴黎)

中欧散记(十一)

      上次写到我们上车的时候正好开始下雨。离开Hallstatt,按照GPS的指示,我们再次穿过昨晚开过的隧道,从小镇的北头向左转,又进入了山区。这时雨开始大了起来,我们时快时慢,翻过几座山头,经过几个小镇,就上了A10高速公路。奥地利的高速公路造得非常好,在大雨中我们的小车还能以一百多公里的时速穿行,而一点都没有感到颠簸,这辆韩国的小车的操控性也不错;当然,天雨路滑,要小心驾驶。A10盘桓在群山之间,可能因为地形和天气的关系,有几段路雾气缭绕,让我想起了当年出差去浙江景宁的那个风雨交加的下午;又有几段高速路边的山坡就是滑雪场,有点加拿大班芙的感觉,想必这里也是一年四季都向游人开放的。一路上在奥地利境内我们还经过了几个超长的隧道,其中有两个是要额外收费的,好象都是十欧元左右。第二个收费站应该离边境很近了,有几个警察模样的人在收费站附近转悠,不知道是不是查高速收费标贴的,听说被抓到的罚款是几百欧元,整个欧洲都是这样。

      将近斯洛文尼亚的时候,我们又根据路边的指示下到高速左侧的一个休息站去购买斯洛文尼亚的高速贴纸。这地方其实就是个硕大的停车场,中间有个小屋,里面还卖一些不起眼的咖啡和食品,还有一个简陋的收费厕所,所以我们猜想这是已经到了斯洛文尼亚。继续往前开,路况还是不错,山势也没有那么险峻了。没多久我们就到了斯洛文尼亚的首都卢布尔雅娜(Ljubljana),这个名字拼写很拗口,读出来却很顺,把"j"读成"i"就差不多行了,我们第一次是在Rick Steves的纪录片里听到的。在许多旅游介绍中,去卢布尔雅娜,一般还要去路上经过的Bled湖,还要去附近的意大利海滨小城Trieste和克罗地亚的海滨城市Rijeka,我们因为时间的关系,在计划阶段就把那两个城市去掉了,而且今天下大雨,也就根本没想到去Hallstatt附近的两个湖和Bled湖。

      我们到卢布尔雅娜的时候,已经雨过天晴,跟着GPS在城里左转右转,脑子里有的方向感已经荡然无存。总算没绕很大的圈子,我们到了宾馆所在的那个小区。一路开过来的时候,发觉马路两边的房子和二十年前的北京有点相象,除了历史建筑以外,其余的看上去都应该是铁托时代的成就了。我们住的宾馆也很是如此,这是在居民小区里的一幢高层,很可能就是高层公寓改建的,甚至现在部分还是居民的住宅,因为我们在楼道里看到不少本地的中学生跑来跑去。在我们登记入住的时候,还有一个日本的旅行团也在大堂里,原来外面的大巴就是他们的,我们的车就和大巴一起停在门口不大的停车场里。到了房间,就知道这家宾馆和第一天布达佩斯的机场宾馆有得一比,就和以前中国的招待所一样,装修大概和上海二十年前老百姓的工房差不多。楼面的格局应该是在改成宾馆的时候重新布置过的,从房间的窗口望出去是另一幢一模一样的高层民居。

      虽然已经是下午三四点钟的样子,但是外面太阳还很高,我们放下行李,拿了照相机就出去了。在计划阶段,我们就着重找离景点较近的宾馆,今天的这家也是一样,从小区的另一边走出去,过了马路就到了一条不是很宽的步行街。走没多远,前面是一条大的横马路,往左看有一座桥,桥头上一边各有一只青铜的龙,那是西式的有翅膀的那种,所以这桥就叫“Dragon Bridge”,也算一个景点。继续沿步行街往前走,两边有几家旅游品商店和小饭店,再往前就是一个扇形的Preseren广场,这个应该是卢布尔雅娜的市中心了。广场中央是一座纪念碑,上面有青铜的人像(France Preseren,斯洛文尼亚著名诗人)和女神。右手边是红色立面是圣方济教堂(Franciscan Church of the Annunciation),左面则是著名的三座桥(Tromostovje)。这三座桥也是扇形分布,紧挨在一起,各自有各自的桥栏杆,桥面和两岸的路面平行,很有特色。我们先继续沿步行街往前走,找个地方吃点东西,再转回来。这时候,路边有两处响起了音乐和歌声,想必这些都是复活节的庆祝活动了。这几天教堂里也肯定有活动的,我们走进圣方济教堂,里面就在做弥撒,我们站在后面听了一会儿,他们都是用本地语言交流的,所以我们就感受了一下气氛就出来了。

100_1717       走出圣方济教堂,我们朝对面的三座桥走去,过了三座桥就到了所谓的老城,这里的街道更宽一些,房子式样是旧式的,但是看上去要新一些、整齐一些。这个周末是复活节假期,所以大多数店铺都很早就关门了;人很少,街道就显得更加整洁有序了。这段路是市政厅的所在,所以整个街道两边的房子都错落有致,而且都维护得很好。路口有一个三河雕塑,因为卢布尔雅娜位于三条河的交汇处,这个和维也纳议会大厦前的四河雕像有得一比。市政厅也就是一排楼房中普通的一幢,不过多出来个门厅,上面插了欧盟、斯洛文尼亚和卢布尔雅娜的旗子。再往前走,我们又不小心溜进了一个博物馆,准确地说应该是一个画廊之类的地方,里面有平面和立体的各种作品。卢布尔雅娜人喜欢自诩为艺术之城,所以不但是这样的画廊里有各种各样的艺术品,连马路上各处也可以看到不同形式的展示。

      这个街区的一边是三座桥下面的那条河,另一边就是山和城堡(又是城堡!),我们转了一圈就沿着之字形的小路上山了。刚开始,路边还有一些民居,再往上就只有稀疏的树林了,来来往往有不少人在林间的小道上徒步,看不出是旅游者还是本地人。我们走走看看,虽然山不是很高,但到了上面基本可以一览整个城市的,因为这里的高楼比较少,有几个方向根本没有高楼阻挡视线。在一个小的平台上,有一个前南时期的雕塑,是金属的人像,黑漆漆地看不出个究竟,好象都举着步枪斧头镰刀什么的。

      再往上走一点点,就看到很多车停在路的两旁,人们都衣贯楚楚地朝城堡走去,应该是晚上城堡里举行什么活动了。从旅游攻略里看到,这个城堡白天是旅游景点,除了塔楼的顶端其余都是可以免费参观的,没想到晚上还是一个举办活动的地方。不过也难怪,从城堡外面可以看出城堡的各个细节都是经过进行修复的,绕到山后还看到这样的工程还在继续,这种使用和保护相辅相成的做法其实很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的。虽然欧洲的历史相对比较短,但在欧洲各处我们都可以看到政府和民间对各种各样历史遗迹的保护,和非常慎重的修复,很多地方即使无法恢复原样,也不会草率地拆毁或切割移做它用。相比之下几次回上海的感觉就很差,如果柏杨先生所说的,中国的每个朝代上台都会把以前的东西统统一把火烧掉,然后再重造一套能体现自身功绩的东西,物质的、文化的都是这样,前提是只要有权、有权就能搞到钱,怎么花钱都是统治者的意愿。

      我们沿着城堡一边的新式悬空走廊绕到山后,从另一面下了山,在这里还有一段上山的索道。听宾馆的人说,其实索道离宾馆更近,似乎我们应该趁城堡开放的时候先坐缆车去参观一下城堡,唉,错过了,不过这样从外面看看也挺好。下了山,我们就从老城的另一端走回三座桥,中间经过了圣尼古拉教堂(Saint Nicholas’ Cathedral),它的一扇铁门好象很有名,上面有刻画前教皇经历的浮雕。教堂里面也在举行弥撒,我们进去听了段赞美诗,虽然听不懂他们唱什么,但是悠扬的曲调却能让人的心情变的特别平静。回到三座桥和Preseren广场,街头的艺人还在那里载歌载舞。这时候天色有点暗,不过太阳还没有落山,我们就任由春天暖暖的夕阳晒在背上,慢慢的沿着步行街走回宾馆所在的小区。

[待续]

中欧散记(十)

在Hallstatter湖边的这家宾馆不是很新,房间也不大,电视机很小,还是那种旧式的,吊在房间的一角。不过经过一天的长途奔波,能够有这样一个地方住下已经很不错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发现房间外面还有一个阳台。站在阳台上,近处是宾馆的后院,院子里有个游泳池,外面就是Hallstatter湖的一角,不远处是环抱的群山,山上有一些长绿的树、大部分还是黄黄的早春的颜色,还有些未融化的积雪。早上的太阳通过薄薄的云层照下来,雾气早已散尽,显得这景色很有穿透力,有点象加拿大西部的班芙。我们先去楼下的餐厅吃早饭,餐厅很大,外面还有一圈露台,象房间里一样,全部是原木的颜色,让我们想起了安大略省的cottage生活。早餐的品种不多,但是面包很新鲜,可能是本地面包师的杰作。

用完早饭,我们出去转了转。这家宾馆和另外一家宾馆占据了路口的两边,从它们中间穿过去就是湖边的码头,外圈也是原木的装饰。不知道因为是淡季呢还是时间没到,码头上既没有船也没有其他游客。再往前是一个小小的湖滨公园,在清澈的湖边走着,慢慢地就有天鹅静静地靠过来,这里的天鹅非常漂亮、干净,白白地就在湖上飘着,似乎一点都不怕人,反而喜欢保持一段距离跟着我们。除了天鹅,还有几对鸳鸯,自顾自地在湖上游弋。湖边还有一段栈桥,走到尽头还是看不到湖对岸的小镇,却看到右手边的山脚下有红白相间的火车开过,这可能就是旅游书上所说的那条线,终点站是湖边的另一个码头,从那里可以坐船直接到小镇上。回宾馆结帐,搬上行李,我们驱车朝哈尔施塔特(Hallstatt)小镇进发。

很早就听说哈尔施塔特小镇是不让外来车辆进入的,在镇外面有几个收费的停车场,就算住镇上的宾馆,也要把自己的车停在外面,再叫宾馆派车来接。我们昨晚从那里经过,所以大概有了距离的概念,就挑了一个比较方便的停车场停下,现在不是旺季,停车场可以随便挑,再过一个月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从停车场到小镇的入口,路边有两三个神龛一样的建筑,从风格上看不出是天主教还是东正教或是其他的。再往前走,有个放船的小石滩,我们才在那儿站了一会儿,就有近十只天鹅朝我们游过来。后来,有人出现在前面的岸边时,有几只又向那里游去,大概是往常有游客会那食物喂它们的缘故吧,不知道这里的规定是能喂还是不能喂,我们在加拿大是不能随便喂野生动物的。在石滩边上,还有一个小小的方尖碑,碑上写着皇帝陛下和茜茜公主(皇后)到此一游之类的,怪不得有人说这个是茜茜公主最喜爱的小镇。

进入小镇,就一条路,路口有一个象停车场入口那样的电动栏杆,只有镇上的居民才有磁卡可以打开栏杆开车进去。行人走人行道没有这个限制。小路两边都有各式的民居,一边是临湖的,一边是靠山的。这里的房子不少都是一个样子,两层以上会有阳台,硕大的屋顶罩下来,和最上面一层的木质外墙融为一体。因为路不是很宽,所以不少房子前面的树都被修剪成紧贴外墙的,而不是伸出枝叉到马路上面,好象把三维的东西压缩到二维世界里,有点特别的味道。临湖的那边的房子就稍微宽敞一点,有小院子开个餐馆,也有船屋和码头,不过还是有一段临湖的人行道,那是后来特别搭出来的。

再往前走,山和湖之间地方就大了不少,这里有一些公共建筑。其中包括那个有著名尖塔的教堂,还有个小小的广场,中间有个圣母柱,这个在德语区好象都有的。广场四周是餐厅和宾馆,餐厅门口的游客三三两两地坐着。上午天有些阴下来了,看上去要下雨。

原来哈尔施塔特最著名的是它的盐矿,从前盐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哈尔施塔特人采矿盐有几千年的历史,他们的祖上应该是很富足的。现在山上就有一个欧洲最古老的盐矿供人参观,因为要坐缆车上山,而且现在还没有到旅游季节,应该是还没有开,所以就没有计划去。出了广场再往前走,那一段湖滨的小路就是最佳的拍照地点,靠在栏杆上,后面湖边有著名的教堂尖塔,周围是有特色的民居,背景是雄伟的群山和静谧的哈尔施塔特湖。旺季的时候在这里拍照估计要排长队的,而今天我们前后数了下也就十几个游客在镇上闲逛,所以就拍了个够。

这条路再往前走几百米就到了尽头,出了电动的栏杆就转到出镇的隧道了。我们在往回走的路上向山上转去,这里显得比较拥挤,在山的一侧,上面有另外一个教堂,旁边是一小片墓地,每一块墓地上都种上了五彩的鲜花,非常漂亮。听说只有这里的居民才有资格使用这片墓地,而且下葬的先人只能在地下待十年左右,然后就要被移出,在遗骨上画上彩色的图案在放到旁边的Beinhaus里。

下山的路上有一段路是有盖顶的,象是在室内走一样,不过地上还是有些湿漉漉的。等我们走到山下的小路,真的开始下雨了。一路上我们又回味了一下这个世上最美的小镇,回到停车场,付钱(这里能用信用卡),走人。虽然雨开始越下越大了,可是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了昨天的经验,我们将跳过Graz直接去斯洛文尼亚的首都卢布尔雅娜。

[待续]

 

 

 

中欧散记(九)

      开出捷奥边境附近的林中小道,前面缓缓起伏的田园风光在落日下显得特别安详,如果是大白天的话,应该是电影《音乐之声》中那个样子了。我们一边开一边默默地念着加油站、第一个加油站,终于看到在前面的路边有个加油站。

      先在OMV加满油,再到VIVA店里付钱并购买高速路费标贴,奥地利的路牌最少是十天八欧元,虽然我们只在他们境内呆不到24小时,还是得买一张。然后我就问唯一的店员有没有付费电话(pay phone),她听不懂,再问她有没有telephone(谢天谢地,总算有些词是相通的),她说有,问我要干嘛?我说要去宾馆,晚了,要打个电话通知他们。她立马就从柜台里拿出无绳电话,问我要打哪里,奥地利还是德国?我就告诉她是奥地利,并拿出预订的单子。她找到号码,马上就拨了起来,一遍、两遍,没人接,又拨了两遍,终于通了。店员叽哩咕噜说了一通,就把电话递给我老婆,老婆告诉宾馆那边我们最早要八点半才可能到那里,问那边是不是能把房间钥匙留在别的客人那里,没想到那边说他们会留下一个职员等我们到。挂了电话,把话机还给店员,问她是不是要付钱?回答是Nein;又问有没有厕所可以用?回答是Ja;是不是收费的?回答是Nein。怎么都这么耐思(nice)呢?总算今晚不用睡在车里了。

OMV_VIVA

      跟店员说了无数遍Danke schön后,我们离开加油站,继续赶路,这时是下午六点零五分。在小路上开了一会儿,我们就上高速了。奥地利的道路状况非常好,小路大路都非常平整,行车秩序也非常好。这么好的路,这么好的环境,让人都不好意思有一点点越规。中间有两段高速因为在维修,收缩成一来一去两个车道,大家就都放缓车速,一直在动,也不用走走停停,这样反而不觉得很慢了。这当中,在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我们在高速旁边发现了一家麦当劳,里面有个小黑哥,英语说得还行。等再回到高速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又开了一段,我们就下了高速,接着在山间的乡村公路上向南走。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在黑夜里开车赶路,和几年前在班芙的经历很相似。那年夏末在加拿大西部的哥伦比亚冰原大道上从Jasper开到Banff,当我们离开Athabasca瀑布的时候已经黑了。那次没有现在这么赶,当晚的目的地是露易丝湖畔的费尔蒙城堡酒店,肯定是24小时都有人接待的。但是冰原大道要比这里荒凉多了,中间有很长一段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连手机信号都没有。虽然GPS能够准确地指示前行的方向,因为是在夜里,人的目光范围也就和GPS上显示的那一小片差不多,基本上只能看见车灯能照到的地方,其它地方都是漆黑一片,有点与世隔绝的味道。那次有月亮和月光下的山影,但感觉很遥远,就象舞台的布景,没有立体感。当时的经验是保持距离跟着前车开,前面有一辆小型的RV被我们从瀑布一直跟到露易丝湖的岔道口,因为它的速度保持得非常好,尾灯正好在我们前灯能照到的尽头,能看到它的上下坡和转弯,这样就基本不用看GPS上的指示了。

      今天的路没有那么荒凉,时不时要穿过一个村镇,车也不少。有的车被跟了一段,人家就转弯进村了。有好几个地方在修桥,就开一个车道,桥两头就多了两个红绿灯。两边的来车就根据红绿灯开,根本没人管。虽然车挺多,但是秩序很好,没见一辆车着急上火的。路上和老婆闲聊,为什么奥地利人那么象加拿大人,都那么耐思呢?是不是因为他们与世无争,保守中立?虽然奥地利也经历过社会的变化,从哈布斯堡家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到奥匈帝国、到被纳粹德国合并、战后又被盟国占领,一波三折,也不象世外桃源那样无忧无虑,但是我们所见所闻,有关奥地利的都是美好的故事。从上世纪中奥地利宣布永久中立到现在的五十多年里,人家该干嘛干嘛,没有斗争、没有运动、没有保八争九,也不急功近利。这种无为而治的心态,让每个人都显得那么平和,这种境界在中国似乎只有在陶渊明的臆想里才有。

      聊着聊着,我们经过一个大湖的旁边,地图上叫Traunsee,前面一个湖就应该是Hallstatter See了,See在德语里好象就是湖的意思。从北边来到Hallstatt镇和我们住的Obertraun需要穿过一个隧道,因为Hallstatt就建在一座大山和Hallstatter湖之间的狭长的岸边,隧道既保证了来往交通,又保护了古镇不被破坏。隧道中间有个岔道通向湖边,原来那里是镇的北头,入口处有一道电磁栏杆,只有镇上的居民才可以把车开进去;出了隧道,旁边就是镇的南头,也同样有一道电磁栏杆。又绕湖开了小半圈,再绕过一个火车站,我们到了今晚下塌的Obertraun小镇。这时候已经快九点钟了,镇上已经是一片夜深人静的样子。幸好在每个路口都有详细的标志,告诉你去各个宾馆是左转还是右转。就这样七拐八拐,我们找到了预订的那家。

      果然,人家还在等我们,交了钥匙,告诉我们房间在二楼,她就离开了,希望她住得不是太远。就这样,经过最长的一天,我们终于到达预定的目的地了。

[未完待续]

中欧散记(八)

        克鲁姆洛夫小镇位于伏尔塔瓦河的上游,伏尔塔瓦河就是在布拉格穿城而过的那条河。从地图上看,伏尔塔瓦河在上游这个地方至少转了十个弯,克鲁姆洛夫就在其中一个弯里。它的位置象在一个S型的上半部,公路在它的东边,小镇连接公路的地方又多了一段运河,象护城河,上面有一座桥和公路相连,小镇的南北也都各有一座过河的桥,这样一来就把小镇变得象一座岛一样。我们沿着公路从北边过来,看到右边的小镇,知道外人是不能开车进去的,就一直向前,循着路牌的指示,在S型的下半部找到一个停车场,准备从南边的桥进镇,兜上半圈,到北边的桥为止,再兜回来。

        下车,带上GPS,开到步行模式,我们从南边上岛。岛外面的房子都比较大,路也稍微宽一点,桥也够宽,上了岛就感觉局促起来,大部分是石块铺成的弹格路,可能因为是温度和水汽的缘故,显得湿湿的,时不时还有上下坡的路。平时这一段河上有游船出租,我在穷游网上还看到过有人坐船落水后自救的故事呢,现在已经快傍晚了,也有可能天气还冷没有开放。看看走走,有些地方还在翻修,路过一处教堂,看了一眼,再走没几步就到中间那条跨越护城河的主路了。在这条路上我们还看到一位亚裔的女子,拖着拉杆箱在弹格路上颠簸着,于是想到要在这里住下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除非你可以联系到店主开车到镇外来接你。走了大半圈,和老婆的共同想法是这里有点象中国云南的丽江。旺季的时候,居民肯定没有游客多,除了几个教堂外,不是饭店酒吧,就是pension(旅馆)。现在还不是旺季,游客也不多,街上空空的,饭店门口一般就坐了三五个客人,酒吧还没到开门的时间,这些倒不影响我们拍照。

        走到岛的北面,站在桥边就可以看到对面左边山上的城堡,因为太近,在这个相对狭小的空间里显得有些压抑感,听说这还是捷克境内仅次于布拉格的第二大城堡群。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走到这里为止了,往回走到差不多岛中央的地方有个小小的广场,四周是大小的饭店和旅馆,我们在这里找了张椅子坐下来歇了歇脚。很奇怪,可能是因为地形的缘故吧,在这样一个晴天的下午,小镇的大部分地方照不到太阳,连这个有五十米见方的广场也是如此。

100_1537

        出了广场,经过两三家饭店,房子的整个外立面上都画着壁画样的纹饰,再转个弯,就又回到了南边我们进来的那座桥,短短半个多小时的CK游就这样结束了。

        回到停车场,又犯难了。这是个无人值守的停车场,一共就停了三四辆车,付费的机器只接受捷克克郎和欧元硬币。转了一圈没人可问,就只能找出身上的所有硬币来试运气,总算我们仅有的几枚欧元硬币正好付清,否则只能从后面一条刚够开过一辆小车的弄堂溜出去了。又是一条经验:欧元硬币是硬通货,可以付停车费、小费、上收费的厕所,一定要带足;还有如果碰上今天中午那个不能用信用卡的加油站,常备两张五十欧元的现钞也是很有用的,千万不要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信用卡上。

        出了停车场,回到大路,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在六点钟以前进入奥地利,联系上今晚的宾馆,让他们留出房门的钥匙。离开克鲁姆洛夫,GPS指示我们沿着伏尔塔瓦河旁的小路继续逆流而上。可能是保持水土的要求,这段河的两边除了一条公路以外基本上看不到人烟。路右边的小山坡上都是茂密的树林,左边就是伏尔塔瓦河,对岸也是同样茂密的树林。我们看到一段路边有一个小型的聚居区,只有几幢房子,有几家中亚面孔的人站在路旁漫无目的地看着面前的公路,我心里稍稍地咯登了一下,加速通过。再路过一两处废弃的工厂和采石场,转了几个弯,过了两个小镇,离开伏尔塔瓦河,前面的路忽然开阔了,旁边有几条平行的岔路和废弃的房屋,这个就应该是捷克的边境了。又开了两三分钟,又一个类似的设施,不过房子要稍微新一点,路边的标志也换成了德文的。我们进入奥地利境内了。

[未完待续]